快轉到主要內容

保險超入門指南 —《平民保險王》

investment book book
好豪
作者
好豪
Google 資料科學家,以部落格寫作記錄自己的知識焦慮,記下我看過的書、寫過的程式碼、以及數據分析工作的見聞。歡迎透過 此表單 點播新文章、或者給部落格任何回饋!
目錄

生活中很多變數猝不及防,不想讓無法預期的意外摧毀我們辛苦累積的資產與生活品質,保險就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規劃工具

然而,你是否跟我一樣,覺得保險內容很複雜、數字很混亂?是不是保單契約看兩行字就頭昏眼花了呢?

在你再次對認識保險失去耐心之前,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以下任何一種人:

  • 面對意外,目前的經濟狀況沒辦法拿出三、四百萬以上來處理問題
  • 你是父母或小孩的經濟支柱,如果因為意外無法工作、他們的生活也會受影響
  • 你是一般受薪階級,預算不高、無法承受高額保費,想用小錢就做好風險管理

只要你符合上述任何一項,你就必須要有保險,而《平民保險王》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保險規劃教材!書中主要傳達的是保險的本質、提醒你保險有多重要、以及辛苦工作的你真正會需要的是哪些保險,作者不會直接告訴你該買哪張保單、更不推銷任何保單,而是讓你看完這本書,會知道選擇保單時該注意哪些關鍵字、不會在混亂的文字遊戲中迷路。

好豪將這則讀書筆記寫成保險超入門指南,記下我在書中學到認識保單該注意的幾項原則、以及新鮮人保單規劃究竟該怎麼起步。

保險是什麼?又不是什麼?
#

保險是用來轉嫁人身安全風險的工具(Source: Unsplash

保險的設計來自「相互扶助」的概念,一群人共同繳了保費,少數人不幸遭遇意外,搜集來的保費就拿來幫助他們。保險就只是一種金融工具,我們付出保費、人身安全的風險就轉嫁給保險公司,讓保險公司幫我們達到「相互扶助」的目的。

在這概念下,保險是消耗品,而且最好是用不到。沒有人希望不幸意外發生在自己身上,只要老天保佑、一切順遂,我們就該把繳出的保費當作做公益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相反地,如果真的遇到意外,你一定要有保險,才不會讓生活天崩地裂。

所以認識保險最基礎的觀念是,保險公司為你做到管理風險、讓你心安的服務,這筆保費當然非繳不可。如果你聽到任何宣稱很划算、好像免錢、甚至好像能賺錢的保單,可能都只是保險公司的文字遊戲,你都要多考慮一下!以宣稱「還本」的保單為例,反而會讓你現金流受到限制、效益有可能不如單純定存

把保險當作投資是更要不得的觀念《平民保險王》作者劉鳳和強調:「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保險只要做好花保費買心安的功能就好,投資就訴諸其他工具,可以是定存、或是簡單的 指數 ETF 定期定額,這些基本投資策略效益都大過把錢交給保險公司投資,不只投資成效沒有擔保、還會被多扣不少行政費用。

(註:當然,也不要只是為了搏感情、向業務員朋友購買 人情保單

誰最需要保險?
#

「平凡上班族才需要保險,有錢人根本不需要保險。」

《平民保險王》

越覺得自己沒錢、不想花錢買保險,是錯誤的想法,就是因為資產不多、才特別需要保險。不測一旦發生,開銷將會驚人到無法承受。

假設意外造成 50% 殘廢,基本上已喪失工作能力,若每個月保守花費 2 萬元,年花費 24 萬,假設要過 20 年的話,花費很保守的估計要 500 萬;如果每個月是需要請看護的殘廢等級,月花費 4 萬,過 20 年則需要 1,000 萬!在這情境下,如果沒有千萬保額的意外險保障,要怎麼撐過去?

買保險除了保護自己,作者也強調:買保險是為身邊的人著想。如果你是家中的經濟主力、要是你意外失去工作能力會讓其他人受到牽連,那保險是加倍重要,你更需要高保障的保險來保護家庭!與此相對的範例是嬰兒,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剛出生的嬰兒保險重要程度就不及父母親,因為嬰兒就算遭遇意外,只要父母親還有工作賺錢能力,就還能持續支持嬰兒成長。

挑選保單入門:兩大基本原則
#

謹記:挑選「低保費、高保障」保險

純保險
#

書中認為最好是挑選純保險:純保障的保險,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純保險才擁有低保費、高保障的特性。如果保單出現儲蓄、投資型、保本、還本等等關鍵字,通常保費會較高,並且會發生錢沒花在刀口上的窘境,也就是你盡力繳了保費,但是真的遇到不幸的時候,才發現保額居然無法滿足需要。因此,要盡量挑選純保險,把錢都精準的花在控制風險的目的上。

定期險優於終身險
#

終身險雖然會說繳 20 年後就不用再繳、聽起來很誘人。但是,相同保額,終身險的保費會遠高於定期險!

假設你每年就是只有三萬的壽險預算的話,當終身壽險與定期壽險的保費相差七倍時(範例),定期壽險如果可以保到 500 萬保額、終身壽險大概只能保 100 萬!為了避免「保險到用時方恨少」,選定期險較符合低保費、高保障的原則。

本篇筆記所說的定期險優於終身險,是針對社會新鮮人或小資族保費負擔能力相對低的特點而言,並不是終身險代表完全不好喔!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以下影片的比較。

定期險與終身險比較(Source: [柴鼠兄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0nHi9H3_g))

保險那麼多種,從何看起?
#

《平民保險王》提到幾大項保險是必須認識的:

  • 意外險
  • 壽險
  • 醫療險
  • 重大傷病險
  • 癌症險
  • 失能險

實際上,該具備哪些保險因人的角色、或人生階段而異:

  • 如果是家中經濟支柱,以上六大項保險都是必備的
  • 青壯年族群,時常在外奔波,通常是必備壽險、意外險、以及醫療險
  • 開車、騎機車的通勤族,不可以忽略第三人責任險

或者,近年網路上流行起罐頭保單(範例),也就是綜合各家保險公司各險種、且大多是低保費、高保障的組合保單。筆者並不是推薦購買罐頭保單,而是認為罐頭保單適合當作認識保單的出發點,你可以找出幾個組合保單,然後思考:

  • 組合中的險種都是我需要的嗎?
  • 我特別在乎的險種,保額是否足夠?
  • 保額是否符合雙十理論(見下文)?
  • 我可以如何修改這些組合保單、才更符合我的需要?

需要多少保險?
#

要買多少額度保險才夠?作者依據多年經驗提出一個好算的參考標準:

雙十理論:「年薪十分之一來買保險買到年薪十倍的保障。」

《平民保險王》

用雙十理論來試算自己需要多少保額(Source: Unsplash

雙十理論是保費與保障取得平衡的方法,因為不是高保費就能有高保障。作者提出的「十倍保障」已是最低要求,它相當於要求保障未來十年收入不間斷,如果不幸達到意外險與壽險理賠的殘廢等級,只保障未來十年收入可能還嫌少呢。

試算之後,要達到雙十理論難度並不高,以 30 歲男性為例:

  • 500 萬意外險,年繳約 7,000 元
  • 500 萬壽險,年繳約 20,000 元
  • 加總:1,000 萬保障,年繳約 27k,大學畢業新鮮人一個月薪水就能達成

結語
#

最後,迅速複習幾項重要的觀念:

  • 家裡經濟責任最重的人,意外險 + 壽險 + 醫療險 + 重大疾病險 + 癌症險 + 失能險,都需要買足夠
  • 開車或騎機車就要有第三人責任險,小心一個閃神就賠光身家財產!
  • 預算有限下,都以定期險、純保險為主。只要做好功課,月薪 30k,每年一個月月薪拿出來買保險,也能輕鬆買到千萬保障!
  • 儲蓄險、還本、投資型保單,這些都是你非常需要三思是否有必要購買的關鍵字,因為你不該想要用保險獲利

《平民保險王》這本書從一而終堅持「低保費、高保障」、以及「雙十理論」等重要原則,因此相當好讀,不會再有保險超級複雜難懂的感覺。我認為這是認識保險一定要讀的好教材,書中還針對各險種有更進一步的解說,正在規劃保險的讀者務必要好好閱讀此書。


insurance-basics
平民保險王
平民保險王(博客來購買連結)


你正在研究投資理財嗎?如果你對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或者 ETF 投資方法有興趣,推薦你閱讀好豪的《我的職業是股東》閱讀心得,這則閱讀筆記將介紹多種投資方法,相信會對有興趣投資股市的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