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bookLM:你的專屬 AI 研究助理

by 好豪
Published: Updated:

「幫助你在思考、學習、筆記、腦力激盪與創作都創造巔峰的 AI 工具」
“Do your best thinking, learning, note-taking, brainstorming, and creating”

NotebookLM by Google

NotebookLM 是一個由 Google 開發的研究與學習工具,最適合應用於「好幾份資料之間來回查閱」的情境:

  • 教授列出了 10 篇建議閱讀的學術論文,需要知道跟下週期中考主題有關的是哪些重點
  • 正在整理今年的政治新聞,想要列出特定事件的時間軸
  • 手上有某公司近幾年的財務報表,想看出公司財務規劃的重大改變

過往遇到這些情境,我們會在書桌堆滿文件、一遍遍的翻閱,現在用 NotebookLM 就可以快速且可靠地透過這些指定資料解決我們的問題,讓我們專注在消化知識與創意思考。

這篇 AI 學習筆記將簡介 NotebookLM 這個超強知識管理工具,它究竟具有哪些特性讓我研究與創作都離不開它,我也將分享它的典型使用情境與常見問題,希望你能快速認識 NotebookLM 的強大功能、馬上開始使用它。

NotebookLM by Google

NotebookLM 是什麼?

你是否曾被無數的筆記與研究資料淹沒,一想到要閱讀一堆資料就壓力山大、苦苦尋求整理與分析的方法?NotebookLM 正是為了解決這項困擾而生。

NotebookLM 是由 Google 開發、以多模態模型 Gemini 1.5 Pro 驅動的 AI 工具,它就像是一位精明的研究助理,能快速理解你上傳的各種文件,並透過自然語言對話的方式,回答你的問題、總結重點、甚至生成新的想法。無論你是學生、研究人員、還是需要快速掌握大量資訊的專業人士,NotebookLM 都能成為你得力的助手。

NotebookLM 幫助使用者達成的目標包括:

  • 協助思考:NotebookLM 透過 Gemini 的高速理解力來閱讀資料、提問、組織想法等等,幫助你提升閱讀時的理解力、發揮最佳思考力
  • 加速探索資訊:你可以輕鬆地與 AI 協作,快速探索問題、文件、或想法,並在過程中輕鬆地儲存有趣的發現
  • 激發研究與創作:NotebookLM 擅長整合散落在多個文件中的資訊,它是任何知識工作者尋找靈感的寶貴工具

NotebookLM 的主要設計者 Steven Johnson 本身就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科普作家,曾出版了 14 本書籍,也正是因為他自己的工作需要梳理非常大量的資料、並且把他探索其他研究與生產力工具的經驗融入到 NotebookLM 的產品設計之中,才有辦法開發出這款讓知識工作者們真正感受到超實用的 AI 工具吧!

怎麼開始使用 NotebookLM

不用介紹太多,只要稍微用用看就知道這個工具多好用。啟用 NotebookLM 非常簡單,只要上傳你想學習與研究的資料,然後開始問問題,就是這麼直覺!甚至,當你不知道要問什麼的時候,你可以亂點 NotebookLM 的「建議問題」來試試看。

第一次使用 NotebookLM 時,我非常推薦你點開「範例筆記本」,用 Google 帳號登入後就會看到:

NotebookLM 首頁的範例筆記本

這些範例筆記本都是只可讀取、不可編輯的,意思是即使你點進去亂問問題、也完全不用怕搞壞任何功能。尤其推薦點開「Introduction to NotebookLM」這個範例筆記本,NotebookLM 的任何功能不會用?隨時問它、立即就有解答。

(要是連自己試開一個 AI 筆記本都懶,還可以參考示範 Google 自家公司如何使用 NotebookLM 的範例筆記本)


NotebookLM 幫助你研究與學習的三大特色

堅持回答「有憑有據」

在使用 GenAI 與 LLM 來幫助學習時,我一直對於 AI 的回答 抱持懷疑,擔心 AI 存在幻覺與偏見問題、反而造成我自己學到不正確的知識。

而 NotebookLM 最核心的特色 Source-grounded 解決了這項痛點。

在生成式 AI 領域,Source-grounded 的技術確保 AI 模型的回答來自可驗證的資料來源,換言之,它讓 AI 的回答不會是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堅實的資料基礎之上。你只需將相關文件上傳到 NotebookLM,它就會深入分析這些資料,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庫。最重要的是,這個知識庫只限定在你提供的資料範圍,不在上傳資料範圍內的問題,NotebookLM 會直接跟你說不知道!這和其他 LLM 工具非常不一樣。

(延伸閱讀:先了解 AI 工具的優劣勢,更能融入自己的工作流程

請點開前述的「Introduction to NotebookLM」範例筆記本試試看
你要是問跟資料來源完全無關的問題,NotebookLM 會拒絕回答!
不然,周杰倫這麼紅,怎麼可能有大型語言模型敢說不認識?
(截圖:NotebookLM

由於 NotebookLM 重視 Source-grounded 的特色,筆者好豪經常把 NotebookLM 想像成一個小小圖書館,如果我想找的資料不存在藏書之中、當然找不到答案囉。也因為 NotebookLM 堅持回答要有憑有據,我不用擔心 AI 給我的回答存在幻覺、或是不符合事實,又或者,要是回答真有問題,我可以迅速判斷是資料來源本身就給出不實資訊,而不用費心思懷疑 AI 亂回答。

你甚至可以選擇讓 AI 只從特定幾份資料找答案,使用介面左方的檔案「勾選」功能,可以要求 NotebookLM 只根據有勾選的特定資料來引用與回答,若你問的問題不在已勾選資料的範圍,AI 會拒絕回答。我個人很喜歡拿這個勾選功能來讀論文,平時隨意上傳超多論文,當出現只想專注理解某幾篇文章論點的時候,簡單按一按勾選、再問一次 AI 就完成了,很好用。

只想研究特定幾份資料源時,可以善用來源勾選功能
(截圖:NotebookLM)

此外,NotebookLM 的 Inline Citation 這項引用來源標注功能進一步提升了 AI 回答的可信度。當你與 NotebookLM 對話時,它會在回答中直接引用原始資料的片段,並用小小的數字圖示標出原始資料的超連結。這不僅讓 AI 的回答過程更透明化、能讓使用者更清楚 AI 是如何得出這個答案的,還能方便你對答案進行查證。滑鼠指向、或是點擊這些引用的數字圖示,你就能清楚看到原始資料文件中的對應位置,當你想查找資料來源以延伸閱讀時、能省去你大海撈針的困擾。

NotebookLM 的 Inline Citation 功能
如果引用是來自圖片,也會快速顯示出來,超方便
(圖片來源:NotebookLM 官方 Demo

AI 看得懂超多元資料

你能上傳到 NotebookLM 的資料 檔案格式 十分多元:

  • 純文字是一定會支援的,上傳 txt 檔案或直接複製文字貼上到介面中
    • Markdown 格式檔案也支援,可以把你常用筆記軟體的內容輸出到 NotebookLM
  • Google Drive,可透過雲端硬碟導入 Google Doc 文件或 Slides 簡報
  • PDF 檔案,NotebookLM 同時看得懂裡面的文字與圖片
  • 網頁網址,貼上網址就能讀取網頁中的文章
  • 音訊檔案(mp3 格式等等),若你習慣用錄音軟體實時紀錄會議或是快速口述想法,可以丟進 NotebookLM 幫你音訓轉文字並整理
    You
  • YouTube 影片,輸入網址就能載入影片內容、超方便,舉例而言,長達 6 小時的技術論壇錄影、你可以請 NotebookLM 幫你省時省力地淬煉出精華內容(用法範例

必須強調,NotebookLM 支援閱讀上傳文件、簡報、或 PDF 檔案中的圖片與圖表,AI 會解讀圖片內容是什麼,融入回答之中。即使文件中有一堆數據圖表也能交給 AI 幫你解讀圖表意涵、或是判斷趨勢,省下許多功夫。

此範例中,我只上傳了 這篇論文,然後問個刁鑽的數據問題
NotebookLM 真的會自己判讀圖表來回答我!
(製圖:好豪;截圖:NotebookLM)

除了多種檔案格式支援的高度彈性,NotebookLM 支援至少 38 種語言,我們常用的中英日韓當然包括其中。更重要的是,語言可以混合使用,上傳多個資料來源每個語言都不同也沒問題;資料來源跟 AI 問答使用語言也可以不同,你可以上傳英語加上日語資料來源,然後用最習慣的中文和 AI 對話,享受沒有語言隔閡的學習體驗。

持續捕捉、整理、產生想法

引用設計者 Steven Johnson 的概念,NotebookLM 是一種思考工具(Tool for thought),以電腦運算的力量協助你捕捉、整理、並產生新想法,最大化使用者理解萬事萬物的效率。

對我個人來說,閱讀海量資料最難的是:跨出第一步,真的有很多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看資料、令人備感壓力的時候啊!NotebookLM 以下的貼心設計正是會幫你跨出第一步、用更少的力氣理解眾多資料的大局觀(Big Picture):

  • 筆記本指南(圖示右下角):點這個按鈕,NotebookLM 會自動生成多種資料指南,包括摘要、關鍵主題和建議問題,幫助你快速掌握整體內容
  • 摘要(圖示左半部):就算你上傳文件多達幾十萬字,摘要保證只有這一小段,AI 幫我們簡化成這樣還懶得看,就說不過去了吧!
  • 建議的問題(圖示右半部):「問出好問題」很重要、卻也不容易,那就讓 AI 幫助我們吧。NotebookLM 會根據你的檔案勾選及問答動態來建議操作,例如總結、解釋或提出相關想法
    • 這個建議問題功能對於「引導思考」非常實用!
  • 生成(圖示上半部):產生更詳細的指南,這些指南將以不同的格式概述資料來源資訊
    • 目錄:以類似書籍目錄的方式,依序總結資料來源中的資訊,並簡要描述每個部分
    • 常見問題集:為您上傳的資料來源生成十個「常見問題」及其解答的列表
    • 學習指南:將您的資料來源轉換為三個提升學習效率的小工具
      • 附有答案的簡答題測驗: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效非常好用
      • 建議的論文題目列表:用來發想更多創作與研究點子
      • 關鍵詞彙表(Glossary):迅速掌握各種專有名詞
    • 簡報文件:從你的資料來源中提取重要事實或見解,並以易於理解的大綱格式呈現
      • 一鍵生成會議簡報 (˚∀˚)
    • 時間軸:生成資料來源中提到的所有主要事件的時間順序列表以及人物角色表,還包含人物的簡短傳記
NotebookLM 的「筆記本指南」介面
(截圖:NotebookLM;製圖:好豪)

寫到這裡我才想到,明明人家叫做 “Notebook” LM,我還沒好好介紹它提供的筆記功能。在你與 AI 進行任何問答之後,只要點選回答框框右上角的釘選按鈕,NotebookLM 會幫你儲存筆記,儲存下來的筆記可以編輯,你當然也可以自己寫一個新的筆記。

NotebookLM 雖然名為筆記本,但它的核心終究環繞著學習、研究、與思考,我認為它不適合大量寫作的筆記,頂多拿來速記、避免自己忘記與 AI 對話後學到的要點,它的筆記功能用起來只像是便利貼或是 Google Keep

AI 的回答輕輕一點就能訂選成筆記
我覺得用起來更像是便利貼
(截圖:NotebookLM;製圖:好豪)


使用情境:NotebookLM 會對我有幫助嗎?

你在大學或碩士肯定經歷過,老師丟給你一堆課本、論文、或是講義之後,要你整理做出專題報告吧?現在反過來,你想不想在工作的時候也能有全知的秘書或是研究助理來幫你梳理看不完的資料呢?NotebookLM 完全可以勝任這種角色!

只要你是會接觸與處理大量資訊的人,我相信 NotebookLM 對你超有用。筆者好豪覺得 NotebookLM 實際用起來很像《卡片盒筆記》,能夠讓我們建立知識網路激發創意、以及高效產出。NotebookLM 幫助任何人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文件與筆記,適合所有想要更有效率地學習、研究、工作和思考的使用者。

只有符合這個簡單的判斷標準,我認為就會適合用 NotebookLM 來協助:

我很需要「根據 … 資料」來執行任務的時候

當我正在學習,我會用 NotebookLM 「根據論文與課本資料」幫助我理解複雜知識,就像上方的論文範例一樣,以 AI 簡化專有名詞解釋、概念連結、與總結重點,我也很愛用自動生成測驗題目的功能,反覆檢查自己到底有沒有讀懂。

NotebookLM 自動生成測驗題目
你如果是學生的話,AI 會幫你產生模擬考練習
實際上考場還需要怕嗎?
(截圖:NotebookLM)

當我在探索與研究特定領域時,我只要一看到可信的資料、就會隨手丟進 NotebookLM,一整堆的研究論文、報告、書籍可以塞進同一個地方,交給 AI 管理,讓自己的大腦放輕鬆。一時恍神忘記某些關鍵要點時,再請 AI「根據研究文件」總結、快速找到相關資訊,並追蹤不同資料來源之間的關聯。

到公司上班我也會用 NotebookLM,同個專案需要跟不同人開好幾場會議,這是許多人的工作日常對吧?會議逐字稿、訪談紀錄、或者開會凌亂的筆記,我會集中放進 NotebookLM 來「根據工作事項資料」提取關鍵資訊和行動要點,確認自己有沒有忘了什麼重要事項。自動生成簡報大綱的功能也相當實用,公司會議報告我當然不想 100% 依賴 AI 幫我寫,但光是用 NotebookLM 快速發想簡報或文章寫作的大方向,也已經幫我省下八成腦力了。

關於我在公司辦公室使用 NotebookLM 的常用情境,我在 這篇文章 整理了 7 個實用案例,推薦你閱讀與收藏。


常見問題 FAQ

NotebookLM 跟一般筆記軟體有什麼不一樣?

NotebookLM 不是一個為了寫作與紀錄筆記來設計的軟體,它更像是個人的 AI 研究助理、家教、或是提煉知識的智庫。我自己會這樣分類:

  • 已經學會,只是需要記下來的知識,我會用筆記軟體(Notion、Evernote 等等)
  • 還不懂、需要研究與花心思理解的知識,我會用 NotebookLM

我在《防彈筆記法》曾讀到,沒有理解消化的內容,放進筆記也只是徒佔空間、不會發揮價值。我會說,NotebookLM 跟一般筆記軟體是各自獨立、互不競爭的關係,在我個人的工作流中,我更傾向用 NotebookLM 的 AI 問答來學習新知,然後把知識碎片歸檔到我愛用的筆記軟體中、方便未來提取知識。

(延伸閱讀:筆記不該只是抄寫與堆積,而是要創造新思考與改變

NotebookLM 跟在其他 AI 附加檔案又有什麼不一樣?

確實,ChatGPT 或 Gemini 等知名 LLM 模型都能夠附加檔案,讓模型參考附加檔案給予回答,Perplexity 也跟 NotebookLM 一樣會在回答中明確提供資料出處,但 NotebookLM 有幾項特色讓它成為我知識工作的首選工具:

  • Source-grounded
    • 即使給予附加檔案,ChatGPT 或 Gemini 還是有可能給出幻覺或有偏見的答案
    • 相較之下,NotebookLM 嚴格得多,只要你的問題不在給定資料範圍,NotebookLM(大多時候)不回答就是不回答
  • 資料來源容納數量較多
    • 以 Gemini 為例,最多只能上傳 10 個檔案
    • 而 NotebookLM 可以上傳 50 個
  • 固定脈絡
    • Gemini 或 ChatGPT 等泛用型 LLM,在多次對話之後,脈絡(Context)可能會離一開始上傳的資料越來越遠、回答越來越偏題
    • NotebookLM 可以說相對「古板」,會堅持只跟你討論資料來源中的內容,再多次對話也不怕離題

可以免費使用嗎?

對,這項好工具是可以免費使用的 d(`・∀・)b

NotebookLM 是一個實驗階段產品,筆者撰文的現在(2024 年九月)完全不收費,趕快趁現在全力使用它來學習知識與創作!

資料源會自動更新嗎?

不會!你上傳資料時,請想像 NotebookLM 會「複製」一份文件到軟體之中,Notebook 只看得到上傳那個時間點的資料狀態,之後資料源即使有任何變動,並不會反映在 NotebookLM 之中。

舉例而言,若你用 NotebookLM 的「網頁網址」方式上傳 Yahoo 奇摩首頁 這類入口網站資料源,想要每天打開 NotebookLM 都能請 AI 自動摘要熱門新聞,這是行不通的!因為 NotebookLM 只會停在你上傳當天的新聞狀態,你不自己更新、資料就不會變。

你需要自己發現資料源是否有更新內容,如果有,你得自己手動重新上傳該資料源來幫 NotebookLM 更新資料內容狀態。


結語

NotebookLM 不僅僅是一個 AI 工具,我相信它可以是一種全新的學習與研究方式。透過 Source-grounded 的特性,NotebookLM 讓 AI 的回答變得更加可靠和可信,這正是我對學習工具最核心的要求之一。而多樣化的檔案格式與語言支援、加上直觀的介面,也讓使用者毫無上手門檻。

不用猶豫了,請務必立刻打開 NotebookLM、上傳你最近常看的文件試用看看,或者繼續參考 適合職場辦公室的多種 AI 應用案例,我相信你會跟我一樣,感受到在這個時代有 AI 當作自己的專屬研究助理是多麽幸福奢侈的事!

參考資料:


延伸學習:《AI 時代人人必學:用 ChatGPT 全面升級你的工作流程》HaHow 線上課程


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歡迎追蹤好豪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 或者 Threads 帳號,未來我會持續分享我學習使用 AI 工具的心得;也推薦你點選下方按鈕,把此文章分享給對 AI 有興趣的朋友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