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友誼,我們常會把「交朋友」當作一種社會行為,而《朋友原來是天生的》則告訴我們,友誼之複雜需要用非常多樣的科學來解釋!作者羅賓.鄧巴是英國的人類學家和演化心理學家,最著名的研究是提出每人平均朋友數量是 150 人的「鄧巴數字」,他在書中結合腦神經科學、遺傳學、心理學等等跨領域的分析,向讀者詳細介紹朋友對人類而言究竟具有什麼意義。
在這則筆記,我將寫下閱讀《朋友原來是天生的》的所學與心得,介紹鄧巴數字如何解釋我們需要的朋友數量、我們選擇朋友背後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如何教我們建立與鞏固友誼。
目錄
你需要多少朋友?
首先,我們試著回答一個基本的問題:你需要多少朋友?
回答之前得先說清楚什麼叫做「朋友」,《朋友原來是天生的》定義,朋友是會想花時間跟對方相處、而且對方也會想這麼做的人,例如,你在一個大型派對中遠遠看到對方,你會選擇走過去寒暄兩句、而不是假裝沒看到的話,就算是朋友。
擁有朋友對我們有益、而孤獨則沒有任何好處。友誼帶給我們的好處不只是心理的愉悅感而已,更會直接影響人類生理機能,書中引用流行病學的研究報告,發現人的朋友越多、受到病痛折磨的機率會越小,我們都知道吃營養均衡的食物、保持運動習慣、還有戒菸都對健康有幫助,但令人訝異的是,你融入你的社交圈的程度,對健康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其他因素!擁有夠多朋友,會讓你更健康;反之,也存在研究顯示,越是孤獨的人、平均壽命也越短。
然而,朋友的數量當然不是無上限的越多越好。作者鄧巴的研究用很有趣的方式來測量朋友數量:聖誕卡片,對方與你的友誼親密程度要足夠高,你才會願意花時間跟心力動手寫卡片寄給他/她,而且聖誕節是一年一度,如果過了一整年後你會忘記寄卡片的、大概對你而言不是真的朋友。鄧巴透過聖誕卡寄送行為普查發現,絕大多數人都寄卡片給大約 150 個對象。除了聖誕卡片,其他測量朋友數量的方式,也不約而同得出「每個人平均有 150 個朋友」的結論,這個數字被稱為「鄧巴數字」。
鄧巴數字:你可以擁有的朋友數量上限,就是 150 人
《朋友原來是天生的》
讀到這,你可能馬上會開始懷疑:怎麼可能這麼少?在 Facebook 或 Instagram 上明明常常看到有人朋友數量超過 500 甚至 1,000 人!問題在於,網路上的朋友數量只是一個沒有考慮親疏關係的冰冷數字,他們不見得全都是有意義的朋友。你可以用鄧巴的聖誕卡片調查標準檢驗看看,你在網路上的一千多個「朋友」,去除掉過去一年沒對彼此傳訊息、也沒有按讚分享等交流的人之後,是不是只剩下接近 150 人這個數字呢?
鄧巴數字的 150 人並不只是巧合,而是大腦的社交認知能力限制。作者的「社會腦假說」提出,動物的群體大小跟大腦發達程度有關。不管是哪種動物,大群體比起小群體有更多的友誼配對,這些交流需要較大的大腦才能好好管理(你也會同意,交朋友頗需要腦力,對吧?)。所有人類的大腦大小不會差太多,參與社交的能力都存在認知侷限,也就是你的時間跟精力能讓你維持的有意義朋友數量最多是 150 人。
因此,《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提到,雖然朋友越多,對我們生理與心理的健康都有莫大的好處,你卻也不需要因為你在 Facebook 或 Instagram 的朋友數量低於 1,000 人而感到失落,因為鄧巴數字與社會腦假說讓我們知道,人類是受到大腦大小的生理限制,使得我們能好好交流的有意義的朋友平均只有 150 人,只要你的朋友數量接近這個數字,就不需要有朋友太少的社交焦慮。
朋友是天生的
包括我自己,相信大家都會認為,朋友是我們依照自己喜好選擇的。而鄧巴的演化心理學專業卻告訴我們:朋友是天生的,他在書中引用兩項驚奇的研究發現來證明這項觀點:
你不僅較可能與朋友有相同的特定基因,而且也更可能和朋友有同樣的思考模式。
《朋友原來是天生的》
並不是因為做朋友讓你們有相似的想法,而是因為你們有相同的想法而被吸引在一起。
換言之,我們雖然的確是自己選擇該跟誰交朋友,但我們的潛意識仍讓我們刻意選擇那些想法、情緒反應、還有特定基因組合與我們十分相似的人。想像一下,你在美術館對某一幅畫深深著迷,旁邊出現另一個人,同樣也是直勾勾地享受著這幅畫,你會不會偷偷想著:「這個人真有品味,我肯定能跟他成為好朋友」?
我們交朋友時傾向於物以類聚,也就是追求「同質性」,《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提及,我們會用七種文化與社會環境相關的標準,來評估我們該不該跟某人交朋友,書中稱之為「友誼七大支柱」:
- 相同的語言或方言
- 在同一個地方成長
- 具有相同的教育和職業經歷
- 有相同的嗜好和興趣
- 有相同的世界觀(道德、宗教、政治觀)
- 有相同的幽默感
- 有相同的音樂品味
基於這七項友誼的同質性支柱,交朋友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評估,你認識的這位新的朋友與你共享多少支柱,我們常會受到與你共同點許多的人吸引、喜歡上與我們越相似的人。
認識友誼七大支柱後,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為什麼會對不同朋友「大小眼」。你透過這些支柱評估你與對方的物以類聚程度,你與對方相同的支柱越多,你越會覺得彼此氣味相投,你會對這類朋友投入更多時間跟感情,也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更樂意伸出援手;反之亦然,如果朋友與你共享的支柱很少,你會認為彼此沒那麼合得來,而與對方保持「不是那麼有意義的朋友」的點頭之交關係。
筆者好豪在看這七大支柱的時候,對幽默感這項特別有共鳴。我很喜歡在傳訊息聊天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分享一些 梗圖(或稱網路迷因、Meme)給對方,如果對方看得懂圖片裡的笑點、表示喜歡,甚至傳回來更多梗圖跟我分享的話,我就會覺得跟這位朋友又更親近了一點!
以「共享」鞏固友誼
「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看到這句歌詞,你的腦袋裡面是不是已經響起熟悉的旋律了呢?神奇的是,這句歌詞並不只是想像,而是有科學根據的!
腦內啡(Endorphin)是由大腦產生的神經傳導物質,它的化學性質具有止痛、產生放鬆與愉悅感受的效果,而科學研究指出,靈長類(包括人類)可以透過社交梳理啟動腦內啡系統,這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想跟朋友出門玩,一起吃飯、歡笑、或者唱歌跳舞都有助於觸發腦內啡產生,成為獲得更多開心感受的正向循環,不僅如此,這些「共享情緒體驗」還會讓朋友間聯結更加緊密。
共享情緒體驗是很強烈的友誼聯結機制,在戰火中一同出生入死的軍旅兄弟是最容易想像的範例。共享情緒體驗當然不僅限於戰爭這種超級戲劇化的場面,你有沒有懷疑過,為什麼你明明可以選擇一個人在家裡躺在沙發上看 Netflix,卻還是想要跟朋友一起出門看電影?同樣是看電影的行為,一個人看、以及和朋友一起看獲得的體驗其實大不相同。心理學研究發現,就算觀看的電影是悲劇類型,比起一個人觀看,和多個陌生人一起欣賞電影時會觸發更多腦內啡、心中產生的感動程度會更高,你還會覺得與在場一起看電影的其他觀眾關係更加親密。
這也說明了大家為什麼都喜歡「說故事」的其中一種理由,故事不論是真實或者虛構的,都會為在場聽眾創造共同經驗,大家因為聽著相同的故事而有更深刻的感動、也強化了友誼聯結。
比起一起感動,和朋友一起歡笑更是社交聯結的核心。光是一個人(真心的)笑,就會讓大腦充滿許多腦內啡,和朋友一起笑時,還會讓彼此之間的情感更加緊密。書中提到,和朋友一同歡笑會讓人變得慷慨、更願意透露私人的資訊,因為大腦的腦內啡除了讓自己更放鬆自在,還會讓你相信你與朋友關係變親密了、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更多個人資訊交給對方。有趣的是,共享歡笑是有針對性的、只限於實際一起活動的人,舉例而言,你在餐廳跟朋友吃飯的時候,邊聊天邊歡笑當然很開心,但隔壁桌要是笑得太大聲,你不只不會跟著開心,還會覺得吵、被冒犯,而變得憤怒。
更讓我驚訝的是,不僅是共享經驗還有歡笑,光是行為同步,就能幫助我們建構更強的友誼聯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愛跟朋友一起唱 KTV、或者到夜店跳舞。一起說故事跟歡笑,大多需要透過語言傳遞,然而與太多人對話會有語言認知能力與時間成本限制,所以,為了增加社會群體的規模、為了與更多人建立友誼聯結,人類流傳了唱歌跳舞的文化。
唱歌與跳舞的時候,你需要與其他人一同跟上音樂節奏、協調動作、還要快速地在夥伴之間切換眼神接觸,就像是同時在跟許多人「交談」一樣,與團體的同步動作會提升腦內啡給大腦的快樂感受,整個團體的聯繫會因此變得更緊密,也提升每位朋友成員的幸福感。
如果你在煩惱自己下個週末到底該找朋友出門玩、還是獨自在家懶懶地過一天,《朋友原來是天生的》用腦內啡系統來解釋,跟朋友一起吃飯聊天、唱歌跳舞、以及歡笑,都會讓我們的大腦獲得更多快樂感受,或許這些科學發現能說服你離開沙發、更積極地約好朋友出去走走。
結語
就如《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書名,我們找到的朋友多少都跟我們幾分相似,也因此我們更容易同步彼此的行為,會喜歡一起聊天、會為了同一則奇聞逸事捧腹大笑,這些共享情緒體驗不只透過腦內啡讓你更快樂,還會加強你跟朋友之間的親密程度,讓大家越是投入時間在一起、就越喜歡彼此。而你的大腦能管理的朋友數量是有極限的,通常不會超過鄧巴數字的 150 人太多,所以你可以讓你的好朋友重質不重量,不需要因為 Instagram 分享照片沒有得到 1,000 個讚而產生朋友太少的焦慮。
看完《朋友原來是天生的》之後,你會更了解你為什麼要交朋友,幫助你從科學家的視野重新思考你跟朋友之間的關係,並且認識在朋友小圈圈的歸屬感來源,是重視朋友的你必須一讀的有趣科學書!
《朋友原來是天生的:鄧巴數字與友誼成功的七大支柱》(博客來連結)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介紹的書,歡迎追蹤好豪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我會持續分享閱讀心得與讀書筆記;也可以點選下方按鈕,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們!